段永平持仓
巴菲特持仓
发现特质了吗
- 买什么
- 买多少
- 什么时候买入/卖出
这三个问题决定了很难持仓超过十个标的,这算多的,当持仓过于分散,也就意味着好标的机会成本转移。
其次就是看不懂,这个是最大的问题。以至于买了下跌不知道该不该补仓,涨了一点不清楚要不要清仓。
回顾昨天的问题,段永平和巴菲特前五大持仓,超过65%以上。
因为看的最懂,下跌了也安心,护城河极强,你只怕买不够,只想把公司都买下来。
想来想去我最适合的标的大概是八个左右,其他的真的看不懂,没啥意义。
我的前五大持仓超过80%,剩下的三个持仓就很少,但心态会舒服一些。
回顾传统老板的创业历程,全家梭哈制造业、酒店业、餐饮服务等,因为深耕,确实懂。
回顾投资,七八个标的真的差不多了,得重仓,不能再分散了。
我有个想法是关于现金流搭建的。
1988年巴菲特手上资金大概25亿美金,以净资产来算的话。
1988年开始买可乐,建仓60%。1989年继续加仓,共花费13亿美金。
直接占据他当时现金流的一半以上,可以算是梭哈了。
1989年可乐的市值大概是200亿美金左右,巴菲特持有6%左右的股份。
如今可乐是2800亿美金,你光看涨幅其实也不多,才14倍多。
但核心在于分红现金流+成本优势。
- 分红现金流
巴菲特持有4亿股,按今天来算,每股分红约2美元,也就意味着每年分红8亿美金,每两年不到就超过本金。
当然最早期没那么多分红,不过一直滚雪球,让可乐去跑起来,后期分红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
于是拿着分红继续投资可乐,以及保险等现金流业务,相当于一直在印钞。
无限后手!
- 成本优势
巴菲特是等到1987 黑色星期一后市场恐慌,可乐股价长期低迷,他用半个身家梭哈。
成本够低,拿到的筹码够多,利滚利滚利滚利…
所以对应这个逻辑就是两点:
- 现金流
- 低估值
如何构造自己的现金流,可以琢磨一下。
投资后手,不是猜涨跌,而是坐在现金流上,让时间替你滚雪球。
现金流这三个字,每个朋友都可以琢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