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资产——本末之道

2024年11月22日 14:04:03

司马迁:

无才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以末致财,本以守之。

拥抱核心资产,并逐步将自己手里的非核心资产,转换为核心资产。

海波:

如果你总是能够精准逃顶,那你很难在投资上赚到什么钱。 因为你一定错过了大多数暴涨。 波动本身是成长的一部分,你对 risk off 的尝试会导致你无法从成长中受益。 这就好像循规蹈矩的人生不要期待有什么成功一样,你拒绝波动的时候就是你拒绝成功的时候。

神鱼: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赚大钱,是因为他们总是忙于追逐眼前的小利,却忽视了那些能够带来长远回报的大机遇。只有分清本末,聚焦那些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核心资产,我们才能在长期发展中掌握主动权。然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惯性,同时战胜内心的不安与犹疑。现在,请仔细想一想:什么才是你最重要的核心资产?你是否已经心无旁骛地守住它们了?

核心资产:

港股: 腾讯

美股:英伟达、nq100 etf、特斯拉、苹果

币圈:BTC

A 股:茅台

身体

孩子

美元

人民币

土地

边缘资产:

垃圾币、股票、小高层/公寓、垃圾人、情绪、坏习惯

负债:

车贷、房贷

人生奥义:增加核心资产,消灭边缘资产,减少负债

要在 好的价格 买入 好的资产 并且 不加杠杆 长期持有 才能有跨一个数量级别的大回报

好价格需要耐心才会出现。 耐心包含两方面:耐心等待,耐心持有。

能做到耐心的关键:自己真的懂。 是否是「好资产」,核心也是:自己是否真的懂。

万卉:

长期是确定的,短期是不确定的。挑着过去十年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翻阅笔记,愈发验证了这个朴素的道理。 投资的本质,是投那些不变的东西。而在短期波动和不确定性中,真正决定长期收益的,不是预测能力,而是洞察与耐心:洞察看似平静水面下的暗流,耐心等待时代的红利


风险-回报框架

风险回报比=可能的回报/可能的风险

提高风险回报比的方法无非两个,要么加大分子,要么减少分母

减小分母的几个手段:

  • 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
  • 降低每次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
  • 提高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或者募资能力)

加大分子的几个手段:

  • 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
  • 选择最佳的交易时机
  • 放长持有时间

//加大分子的手段就是前面说的,「要在 好的价格 买入 好的资产 并且 不加杠杆 长期持有 才能有跨一个数量级别的大回报」。

王川:躺平者最终能赢

虚无主义者总可用事后诸葛亮的说辞来搪塞安慰自己,因此永远不会从当下格局的线索中寻觅未来的无限可能。

//越是短期的预测,越接近抛硬币。越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推断。所以降低交易频次的本质是拒绝抛硬币,坚持逻辑推断。

指数增长的好投资,最大的回报往往是在后面几年。如果要套现,至少也应当取个折中的选择:留一半不动! 留一半不动! 留一半不动! 躺平!躺平!躺平!这样才可能享受潜在的未来指数增长的红利。

市场上指数增长的机会凤毛麟角,错过一个之后要再抓住下一个不是那么容易,要靠机遇,认知和漫长的等待。关键时刻要忍住,不能因为任性而把前面几年积累的大好基础自愿放弃。指数增长的客观规律,拥抱它你就牛逼,即使你以前经常 SB ;不尊重它你就是 SB, 即使你以前曾经牛逼。

//信仰

有些技能或者伎俩,虽然可以得逞一时,占到一些便宜,但不具有扩展性 (scalable) , 因此长期看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多一滴少一滴,根本无所谓。有扩展性的技能,或者资产,才能让你笑到最后,并且有能力完全无视那些 “以前觉得重要,现在根本无所谓”的得失。

有扩展性的技能,从 1 到 10,从 10 到 100, 一万到十万,一亿到十亿,你所需要花的力气是一样的。没有扩展性的技能,比如经营人际关系,在有限场景下是有用的,但扩展性较差,即使钻营到极致,收益也有天花板。远不如去研究和寻找让自己可以扩展几千几万倍的新天地。

//思考能力/投资能力

从零到一的创业,实际上非常辛苦,风险也很大。一个真正轻松的发财方法是,在某个东西实现了零到一的突破之后,可以看到它从一到一万,甚至一亿的远景; 可以基于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对各种关键细节信息的收集,判断这个远景的可能性 ; 在大家尚不完全理解的时候,以不太高的溢价获得其股份 ; 然后躺平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坐享其成。这个技能的好处有两个维度: 一是可能回报上百甚至上千倍 ; 二是有很多抽象的经验可以跨行业,可以迅速在别的行业识别类似的机会。而很多在某个行业掌握具象知识的专家反而因为灯下黑,在重要的抽象层面对巨大的机会熟视无睹,非常迟钝甚至抵触。

阻止多数人采用这个策略的障碍是: 一,本金太少,五年甚至十年也很难见到明显的效果 ; 二,总是常常有看似更好的短期机会,引诱或者刺激你不躺平,去“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出自苏轼"留候论")。三,周围一大群没有经验的人长时间对你无情的嘲笑。留候论又云:"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静气。静水深流。或跃或渊,无咎。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躺平的意思是,大部分时间保持在一种低能耗和蛰伏的状态,偶尔忙忙碌碌(高能耗),是为了之后更好的躺平。但没有看清楚之前,切勿盲目切换到高能耗的状态,那样大概率会快速破产。

躺平者需要思考的是能量 (金钱,人才,等等) 流动的大方向,如何能在能量流向的必经之处寻找捕获能量的最佳着力点。这种思考不需要特别精确的时间上的判断,也不涉及主观的追赶和推动,对自身消耗也很小。

宁要枯燥等待时的虚幻 (但实际上可以调控的) 的心理痛苦, 也不要被迫干活时的实实在在的肉体痛苦。心理痛苦可以通过调整思维模型来化解和适应,肉体痛苦则完全无法躲过。成功的投资者就是有能力承受别人无法承受的虚幻的心理痛苦,以避开别人被迫承受的实实在在的肉体痛苦。这实际上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但需要无穷的勇气,不怕麻烦,持续深刻自我解剖,修正自己的各种错误思维模型。

人的直觉是,对于‘’躺平若干年,什么都不做,居然回报远超自己其它外表非常努力的行为‘’这种现象感到不可能,因此不会花时间认真书面复盘,去研究其底层机制。这让人想起一百年前某个工程师,被客户请去修机器,最后在某个地方画了一个圈,说把这个地方弄一下,就好了。后来他给客户开出一百美元的帐单,客户嫌贵,要求他提供收费的明细表。他的回复是,‘’知道在哪里画圈,99美元。画一个圈,1美元‘’。同理,知道在哪个点以什么姿势躺平,价值亿万美元。躺平本身,一美元。
//正确的方向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