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复利结构是人生第一大事

2025年9月17日 03:26:29

判断自己是否在增长, 有两个关键角度:

第一,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否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还可以复用,还可以继续让你受益?如果不是,你可能只是在挣扎,而不是在增长。

第二,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否存在毁灭性的风险?如果是,即使短期有收益,也是无法长期增长的赌博而已。

把这两个要素把握好,稍微给点时间,五年以上,你自己都会对于自己的增长幅度感到惊讶。

//用一个复利结构,让自己持续增长,可以直接破除诸多人生困境。


时间长了,很容易看出大部分人的行事模式的缺陷:

第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耐心积累,在任何竞争中都没有明显优势。那么日常自然也会非常辛苦非常累。

第二,因为急于求成,容易利令智昏,常把自己置于看上去概率不大,但可能彻底毁灭的风险之下。遇上一次,就把之前十几年,几十年的积累全部消灭,然后被迫从零开始。


通过强制函数的引入和设定,打造复利积累的系统,比临时起意的行动要重要得多。

//强制函数就是自带路径的结构

需要思考的是,我每天所处的信息环境,是否不断把我的注意力推向构建可以持续积累的优势上面?还是不断推向廉价多巴胺和无病呻吟的陷阱之中?

我所处的信息环境,能否帮我迅速甄别和过滤风险,还是不断把我推向看似有利益但实则有毁灭性风险的泡沫和骗局中?

//就好比投资这件事,找到现金流稳定的标的,在熊市踩踏价格低谷是买进。拿着就好。复利结构会使我们慢慢变富。


持有真正高垄断稀缺资产,

//还有现金流

创造被动收入,

不再为生机奔波,

留有空闲时间,

大量空闲学习思考判断稀缺资产,

继续持有稀缺资产,

形成资产和智力的螺旋复利增长。

//求知和投资,构建资产和智力的螺旋复利增长的结构

忙碌的人会陷入到忙碌之中,沉浸在忙碌中来躲避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

砍掉不能积累的事情,一天高质量投入2小时聚焦到真正重要的可积累的事情上,五年后的进步也会大吃一惊。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和思考是你职业生涯中最好的长期投资,

学习和思考帮助我们做出决定,而这些决定又反过来决定我们的结果。

巴菲特说:“在投资和收购领域,你的行为与成就并不相关。实际上,狂热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

投资是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如果大多数投资者多思考少做事,他们的业绩会更好。投资领域最棒的技巧之一就是学会乐于无所事事。


我们经常跟朋友同学聊天,问的第一句话基本都是:最近忙吗?如果你回答不忙,似乎显的不务正业。忙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荣耀。

但是忙忙碌碌一年两年后看,貌似还是在原地打转,忙变成了瞎忙。如果你忙的事情都是低水平重复,不可积累,也没办法复用,十年后也会是原地打转。

以五年十年长周期思考问题,看看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是否对五年十年后有价值,没有价值的果断不做,有价值的事情果断的做,坚持5年的进步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其实人的认知和ai模型没什么区别,投喂数据,预测结果,返回确认,修改模型。时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千万别浪费了。

要做好这一点,就要对事对人有正确的认知,一切从事实出发。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认识自己。

智没什么神秘的,智本身就是一种迭代,进步本身即是正义。就跟AI一样,最牛逼的不是它的现在,而是它的未来,他的迭代速度。

学到的都是你自己的,赚到的也是。


赚钱的过程会明白:世界是根据你提供的价值给予你馈赠。而不是你的努力。

努力本身无意义,努力的最终目的是呈现对他人价值的结果。

廉价的努力不产生任何超常价值,不会让世界变得更好,只是自我感动。

//一定要在结构上努力。就是那句,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投资里,没有所谓的错过机会,因为机会永远有,而且大机会也一直有。只要活得足够长,就必然能够抓住一些大机会,正如经济学家科斯所说,一个经济学家,只要你活得足够长,就能获得诺奖。所以,关键是活得足够长。段永平的牛逼之处是,他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更健康更长久」的主张。

//克服风险,等待胜利


如果你真的关注我很久你会发现我强调的不是努力
而是要聪明
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让自己变聪明
在正确的地方努力
不是让你去努力的盯着k线看、去工地搬砖

然后还有件事情是:
你现阶段感到努力痛苦是因为目前你还没有产生出正向循环飞轮,即:
找到正确的方向>努力>收获让你分泌多巴胺的金钱or成就感>更努力>收获更多

这就是为什么你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业这样才有更大概率能激活你的多巴胺飞轮
这事情上没人教的了你
你无法理解为什么赚钱大佬们都“那么爱在赚钱上努力、不需要人监督也很努力

就像体脂率18%的我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天天健身天天增肌天天吃白人饭健康饮食又自律,能控制自己体脂率8%以下+满身肌肉。我看他们也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好健康,但我如果跟着他们这么做生活会很痛苦一样。


陈浩南所说的“精英”,从小往往更快意识到一个底层物理原则:闭环的重要性。

闭环意味着一个行为或尝试不是悬空的,而是能 得到回应 → 验证结果 → 产生更新。

它最怕的,就是那种“大而空”的说法,因为没有具体起点,也无法收敛到结果。

所以聪明人不会追求“一口吃成胖子”,而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最小可验证单位(Minimum Viable Step):

  • 一点点进步就能马上进入反馈回路;

  • 反馈会带来下一步更精准的行动;

  • 一连串小闭环最终累积成结构性的飞跃。

这种基础物理直觉,聪明人根本不用人教就能抓住;而蠢人,即便教了,也未必学得会。


成长悖论 (The Growth Paradox)

English:

Growth takes a much longer time coming than you think, and then it happens much faster than you ever could have thought.

Growth happens gradually, then suddenly.

When you realize this, you start to do things differently.

Chinese:

成长需要比你想象中更长的时间,然后它会比你想象中更快地发生。

成长是渐进的,然后突然爆发。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你会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做事。


Fast, lift, sprint, stretch, and meditate.

Build, sell, write, create, invest, and own.

Read, reflect, love, seek truth, and ignore society.

Make these habits. Say no to everything else.

Avoid debt, jail, addiction, disgrace, shortcuts, and media.

Relax. Victory is assured.

快速、举重、冲刺、拉伸,并冥想。

建造、销售、写作、创造、投资,并拥有。

阅读、反思、爱、寻求真理,并忽略社会。

让这些成为习惯。对其他一切说不。

避免债务、监狱、成瘾、耻辱、捷径和媒体。

放松。胜利是肯定的。


人从 心理学角度

是获得的边际效应递减

但是对于失去边际效应递增

失去一百万的痛苦,远大于赚得一百万

另,人对于目标设定,实际上非常容易被社会影响,即,做一件事,没想过这件事是不是对的。

从众是心理周期的基础

从众是天性,那么从众是不是对的,起码在交易和投资上是不对的。

别人谈论的事情,观点,你下意识也会谈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独立是最重要的

再,大部分人往往以赚大钱和快钱为目标,忽略了很多人性的基本原理。

同样的赚钱体验,低回撤,vs高回撤,但是最终会高,体验实际上差很多。

长持特斯拉和长持costo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因为之前所说的人对盈亏的不同感知能力。

所以自己想很重要,但是需要真的要想怎么开始,开始最重要。


焦虑来自于不确定性

如果今天亏钱了你焦虑

是因为你不确定明天你还会不会亏钱

如果今天亏了

你非常确定明天你能赚回来后天ATH

你就不会焦虑

持有一只股票或者币

买入后亏钱了开始焦虑

是因为你不确定它能不能涨回来

时刻纠结要不要卖掉止损

如果你买的是腾讯茅台一点都不焦虑

因为你知道浮亏是暂时的迟早会涨回来

打一场牌是这样

如果你不确定你能赢回来

你就会后悔和焦虑

你输了一把你知道长期你能赢回来

你就不会自责和焦虑

哪怕AA输给了27你也会非常平和

社会也是这样

如果经济萎靡失业率提升人人前途未卜

那就是整个社会忧心忡忡焦虑的样子

时代滚滚向前人人都在享受红利时

人人眼里都有光芒有梦想有信仰焦虑的人少

人生也是这样

如果今天的挫折让你焦虑不安

是因为你不确定你的明天会更好

如果你可以确认你会安稳度过谷底

那你就会乐观拥有好的心态完全不焦虑

深蹲只是为了跳的更高

在攀登山峰的路上偶尔也有下山的路

但是你知道你距离山顶越来愈近就不会焦虑

就会平静地看待每一个峰回路转

保持对命运安排的道路的热爱坚定和欣赏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美好的事物即将发生

//向内求,构建正反馈循环,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记得段永平也强调看得远。